《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小学阶段综合与实践领域,主要是以主题式学习的形式,让学生感悟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数学,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而“树叶中的比”是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的综合实践课,课程标准关注于这部分内容给出的建议是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计算、比较、分析等活动,探索并发现一些常见树叶的长与宽的比,感受到树叶的形状与它的长与宽的比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增强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确定研究主题,明确研究方向, 2024年11月,数学组团队一起开展了深度研究。整节课希望摒弃传统的活动课式的上法,既要有浓浓的数学味、在探究中实现学习,也要尝试与各学科间的相互融通,引发孩子们的自主探索和发现。通过对一个个鲜活数据的统计、比较和分析,孩子们要找到第一个规律:同种树叶的长宽比较为接近。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孩子们把一片片树叶抽象成一个个长方形。他们从实物抽象出图形,又从图形联想到了实物。紧接着,进一步交流不同树叶长和宽的比值有什么规律?学生发现长和宽越接近,比值越接近1,树叶越圆润;反之长和宽的比值越大,树叶越狭长。最后,又设计了一项开放性的活动,请他们先确定一个比值,再设计一片符合比值的创意树叶。最后,展示大自然中各式各样有趣的比,如人体的头身比、各种知识也从课堂延伸到了生活之中、自然之中,有了现实的意义。
2024年11月21日,结合我校数学“课堂观察”的研究特色,数学组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共同观察吴吉君老师执教的《树叶的比》,促进课堂的提升,真正做到了教有所思,研有所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