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研究记录表

作者: 时间:2024-10-08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基于“学LI案导学”提升小学生数学探究力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一般规划(重点)

立项编号

Z2022004

出席对象

课题组成员

地点

105、四2

时间

20249

研究主题

基于大情境背景下,优化概念教学学案设计

所要解决问题

如何改进学LI案,从而增进学生概念教学学习效果?

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法、行动研究法

 

 

 

潘老师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创设了套圈比赛的问题情境,在数据分析中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结合直条分析问题,通过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用移多补少找到平均数,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再用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方法求出平均数,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在掌握求平均数方法的同时,能利用平均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让学生在探索中体会数据的力量,感受数学的魅力。在这一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思考:

1.平均数具有虚拟性,是否在联系生活情境基础上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是否可以在学LI案上设计实验或调查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探究问题的答案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2.作为统计量,平均数具有趋中性,平均数容易受极值影响,具有随机性。学生较难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是否可以在学LI案末尾空出来,借助绘制概念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从而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1.大情境教学下设计探究活动

将概念与现实生活情境相结合时,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的理解。例如,我们可以讨论班级的平均成绩、家庭的平均收入、城市的平均气温等,这些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现象,通过这些例子,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作用。借助实验或调查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平均数的概念,还能在实践中锻炼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是非常有益的。因此,在设计学习方案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点,结合现实生活情境,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学LI案设计更注重前后例题练习

例题前后进行对比联系,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对于正确的答案和解题方法,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错误的答案和解题方法,应该指出错误所在并提供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此外,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相互学习和提高。

物化

成果

课件、学LI案、教学设计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高新区第四小学版权所有  江苏省太仓市兰州路5号  联系电话0512-53835026 邮编:215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