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课题研究记录表

作者: 时间:2024-06-04 点击数:

课题题目

基于“学LI案导学”提升小学生数学探究力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一般规划(重点)

立项编号

Z2022004

出席对象

课题组成员

地点

童蒙教室

时间

20246

研究主题

结合跨学科主题学习,优化概念课学案设计

所要解决问题

基于学LI案,如何结合跨学科学习提高学生的探究力?

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法、行动研究法

 

 

 

课堂伊始,老师由神舟十五号发射时间引出“年月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航天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的求知欲,让学生充分感受年月日这三个时间量。教学中,潘老师把《年月日》这节课的教学放置在时间单位的大背景之下。通过播放了一段视频,自然地唤醒学生之前学习过的时、分、秒相关知识再到老师揭示今日学习的年、月、日的新课题,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时间记录体系潘老师立足建构知识之间联系的视角,更利于学生形成数学的眼光。其次,潘老师通借助太阳、月亮与地球运动轨迹的地理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1年、1月、1日的命名由来,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中自然现象,很自然地建构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记忆。最后,何老师带领孩子们探索年历上特殊的节日,设计贴近生活、富有创新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观察、猜想、验证等方法,综合解决问题。
思考:

1.对于这样一节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学LI案设计,是否也可以让学生提前查阅一些相关资料,做成数学小报等形式,这是否也属于学LI案的一种拓展形式?

2.基于年月日的概念,学LI案上是否需要留有一块提问区,专门让孩子写下自己感兴趣或者有疑惑的地方?这样可以让老师对于课堂的教学设计有个更明确的方向。

 

1.数学+到底加什么?

数学课不能失去数学的本质,融合课程更多的是需要老师去寻找丰富的人文社科类知识,来辅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进行学习。在跨学科融合教学时,老师应注重了知识准确性和科学性,确保所传授的天文科学知识准确无误的基础上,把历史、文化等领域相结合。

2.学LI案设计更注重留下学生的思维痕迹

在课堂活动中,老师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受,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应在学LI案设计时去主动思考如何帮助学生进行更深入地学习,而不是简单地模仿和记忆?

物化

成果

课件、学LI案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高新区第四小学版权所有  江苏省太仓市兰州路5号  联系电话0512-53835026 邮编:215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