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观摩共研讨,科教融合促提升
——“太仓市小学活力数学同类课题协作研究共同体”活动
在“教科研训一体化”、区域、集团内资源互通、同类课题协作共研的工作理念下,为进一步深化活力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教研与科研双融合,推进“活力课堂”实践研究。2023年6月7日,“太仓市小学活力数学同类课题协作研究共同体”第四次研讨活动在太仓市高新区第四小学举行,活动由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主办。
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处倪夙敏老师、太仓市小学活力数学同类课题共同体成员校教科室主任、课题主持人及核心组成员、高新区四小全体数学组成员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
课例观摩
研究主题:基于“学LI案导学”优化小学生数学探究力的实践研究——以数学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一课为例。
杨淳老师执教了本次的课题研究课。杨老师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勾连,体会知识间的联系;注重学生自主学、合作学、展示学,对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方法指导,基于反思性“学LI导学案”优化小学生对图形观察力、辨析力及策略选择的评估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初步感知了转化策略的巧妙。
理论学习
在高新区四小数学老师的带领下,大家一起对《“3W”学力案_一种“面向人人”的教学设计新范式》、《学案导学:构建知识体系的实践探究》和《在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中应用学习任务单的策略》三篇文章进行了学习。
课题简介
课题主持人董苗苗老师从课题基本信息、核心概念届定、课题研究目标、课题研究内容、研究课目前现有成果五个方面,对课题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促进大家对进一步了解此课题,从而提出更加优化的改进策略与建议。
课例研讨,融合提升
首先,高新区第四小学课题组基于观察量表,对“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一课进行课例研讨。课题组分为三个小组进行汇报,汇报围绕3个小主题和6个观察清单,分别对教师、学生进行观察,整理出观察结果并提出自己思考分析。在倪老师的指导下,课题组对观察量表进行了修改,板块结构更加清晰,增加了小学数学的特点。
同时,我校三位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吴吉君副校长、赵鹰老师和钟长军老师基于修改后的观察量表发表自己的观察思考,给予整个课例充分肯定。
其次,城厢镇第四小学顾敏莉老师指出本节课立足学生已有经验,明确策略意识,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探究力”在学生的展示学中得到充分发展,鼓励学生思考,“反思性”不要局限于错误,过程也尤为重要。
科教新城南郊小学张华英主任充分肯定了课题研究的价值性,研究意味很深厚。教学功底深厚,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学习,充分的时间进行观察思考辨析,有效地追问,不断地反思。随后,叶玉蛟老师和浦丹忆老师分别从课堂实践、课堂观察量表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专业的评价与指导,给出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策略。
专家指导,指明方向
倪老师充分肯定高新区四小的数学团队,教学科研氛围好,一直在持续推进课例研讨,并给出几点建议:
1.课例研究需要学术自由,不要被预设的观察量表限制思维。
2.研究要聚焦,明确学科学段方向,具有小学数学学科特色。
3.学LI案设计精教精学,构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共同体成员将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的步伐,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为开展成功高效的数学课堂不懈努力!使数学教学更有温度,更具生命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