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高新区第四小学作业管理实施方案(修订)

作者: 时间:2023-08-15 点击数: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关于组织责任督学进行“五项管理”督导的通知》、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意见》(苏教基〔2017〕20号)、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3和太仓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太教基〔2019〕8)等文件精神,强化学校作业管理,增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就学生精彩童年。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新区第四小学作业管理实施方案

二、实施目标

作业管理是实施轻负高质,促进有效教学,进一步规范并改进作业设计,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让精选作业成为常规,让分层布置成为习惯,让精心批改成为方向,让高效作业成为素养。具体目标如下:

1.减少重复、机械操作、死记硬背的作业练习,改善作业效能,从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2.教师能系统掌握不同类型练习题的功效,并具有开发针对性、层次性的思维能力训练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3.研究新的作业设计理念,拓展作业的内容和形式。

4.形成协调各科作业量,科学控制学生总量的机制。

5.学校、家长、学生共同探讨并形成正确的课业观,形成积极的舆论导向。

三、实施原则

作业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升素养的重要方式,具有检测学生学习成效、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优化学习策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功能。作业设计和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针对性和有效性原则。准确把握作业的性质和功能,探索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有机结合的策略,通过精心组织并有效实施作业管理,提高教师设计作业和运用作业改进教学的能力,增强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多样性和层次性原则。作业布置立足学生学习活动,系统、科学、合理设计形式多样、不同层次的作业,加强作业形式的灵活性和生动性,布置重在促进运用与学生自我体验的实践性作业和重在合作体验的项目性作业鼓励音乐、美术、体育、科学及研究性学习等学科布置适量的实践性作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鼓励教师自主创编作业,学校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作业评比引导学生自觉预习、及时整理和巩固所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切实减少简单记忆、机械重复的练习,精心选择与学生基础相适应的、重在迁移运用的作业。

3.发展性和适宜性原则。作业布置数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配置要有梯度,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状况、实际发展水平为依据,不得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

四、实施举措

作业是巩固和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按照课程的要求,对作业进行精心设计与布置,认真批阅和评价学生作业,明确提出作业的内容、数量、次数及交作业的时间。

(一)作业的布置

1. 严格控制作业总量。根据《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对学生课外作业量时间进行严格控制。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中高年级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1小时。各学科教师相互协调,班主任负责调控当天各科作业总量,保证小学生每天十小时的睡眠时间。

2.精心设计作业内容和形式。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内容要精当。提倡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分层布置作业,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体现作业的针对性和精要性,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提倡布置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学习和动手实践、操作性强的作业。提倡布置适量的口头作业,注重口语交际,要将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外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年级组统一作业规格。严格要求学生认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做到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步骤清楚、书面整洁。养成自我检查、分析评价练习结果等良好学习习惯,各班要定期开展优秀作业展评活动。无故不做者要教育其补做,有困难的,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予以帮助,增强作业的自主性。备课组长对作业质量进行把关,审查难易程度和配置梯度,做作业公示形成每日备案

4.凡布置给学生的书面作业,教师应先做一遍。教师在先做作业的过程中,了解作业的难易程度、所需时间、规范格式、容易出错的地方和适宜的学生群体,做到布置作业适量且具有针对性。

(二)作业的批改与评价

1.教师作业批改要认真、细致,批改符号要工整、规范。作业本上均打A、B、C、D等第,对特别优秀或进步明显的学生可使用鼓励式的“个性化”评价。按时收发,及时反馈,做到“人人清”、“堂堂清”,对少数学习困难的学生要进行面批。凡作业错误应要求学生订正,订正后由任课教师重新批阅,增强作业的反馈性和有效性。教师在批改中要注意鼓励为主,提倡写一些必要的评语。(作业批改要求与格式要求详见《太仓市新区第四小学教师批改作业常规要求》。)

2. 教师要及时批改作业,对作业中的差错严格要求学生订正,做好复批工作,直到全部正确为止。有条件的尽可能对学生进行当面批改,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教师批改书写要求正确、规范、端正、清楚。

3.加强作业讲评的针对性。面批与集体讲评相结合,教师应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批阅结果,共性问题及时评讲,个别问题面批矫正或予以个别辅导。作业讲评不能就题论题,要举一反三,加强拓展和延伸,突出作业中难点的处理、疑点的解惑、关键点的拓展。形成批改讲评机制,和学生一起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改进教学过程。

五、管理策略

(一)组织保障

成立作业管理领导小组。

 长:高  

副组长:陆佾星、吴吉君、沈亚萍、张 莉、周  倩、吕倩

 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

(二)加强质量监督管理。

1.对作业质量定期评价。教务处定期组织教学六认真检查,统计和分析各年级作业布置完成的质量及批改情况建立常规检查制度,从作业的数量、针对性、批改反馈等方面进行制度化规范。定期开展有关作业情况的问卷调查,作业质量、作业批改、作业负担等情况作为规范办学行为和化解热点难点问题工作的督查内容之一,主动接受学生家长与社会各界的监督,对管理不规范的教师和班级及时督促整改,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相应整改意见,问卷调查的分析报告及时存档备查。

2.形成作业协商机制。规范教师和学生作业的行为,学科备课组长对作业质量进行把关,审查难易程度和配置梯度,形成每日备案。形成以班主任为总协调人的班级各学科作业协商机制,确保学生每天的作业能做到学科平衡、总量控制、合理分配,并注重学生对作业的反馈。

3.加强家校合力管理。倡导家长科学监督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但不得要求学生家长自行打印作业,不得直接或间接通过微信、QQ和家校通等方式布置作业,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共同完成的非实践性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

4.开展优秀作业展评活动。加强作业与备课、上课等教学环节的一致性,促进课程标准相关要求的有效落实,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有关作业改进的活动,定期举行优秀作业成果展评活动,学习交流,树立典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5.开展试卷案例设计展评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创编作业、试卷设计质量和积极性,定期组织教师在备课组、教研组间进行交流研讨,通过展评改进设计,切实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本方案从2021年7月起实施。

                                           太仓市高新区第四小学

                                               20229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高新区第四小学版权所有  江苏省太仓市兰州路5号  联系电话0512-53835026 邮编:215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