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高新区第四小学教科研工作总结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
本学期,教科室深入贯彻上级教育教科研部门各项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工作计划,秉持“科教融合”的理念,在校本培训、教师发展、科教融合等方面努力探索,力求以扎实做好科研工作,提高学校办学品质。现将一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夯实研究基础
1.假期分享读书感受。假期前统一下发了阅读书目,语文学科《小学语文课程统整:理论、路径与策略》、数学学科《什么是数学》、英语学科《单元整体教学30个案例精选》、艺术组《于永正教育文集》、体育学科《评课的门道》、综合组《合作学习有讲究》,每位教师认真做好读书笔记,结合自身的阅读感受,结合平常的教学实践,写好读后感,以学科组为单位,组织开展校级交流活动,促使我们的教师读有所得,读有所悟。
2.《燃荻》理论推荐与阅读。学校也定期进行《燃荻》理论推荐,二月份推荐了《大单元教学中促进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三月份《元宇宙空间的构建及其教学应用》、四月份《新课标对学习评价目标》、五月份《学习工程的实现路径与技术工具》,每个教研组在活动前学习《燃荻》,通过对当前热点问题、前言主题的自主阅读,驱动教师去了解和扩大阅读范围,提升理论素养。
3.“学习力”的深入研讨。本学期,教科室针对课题结题情况,在3月-5月重点进行了课题验证课活动。查阅了知网上专家学者们关于“学习力”的不同界定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学期所要研究的学习力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对其内涵及表征有一个初步的认知,为课堂观察量表的研制及课堂观察提供了理论的支撑。特别是邀请了南京师范大学王一军教授到校指导,对已有课堂教学改革经验进行理论提炼,尤其是对学习力的重新定义,给课题组指明了方向,对课堂量表的设计高屋建瓴,从观察指标、观察工具、观察方法重新定义,并指导了下阶段教学改革方向和措施,同时也邀请了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处的专家们进行了指导,取得了上级部门的支持和肯定。专家们的高位引领、精准点评和倾力指导,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逐步完善研究内容。
二、扎根课堂实践,优化课堂模式
课堂是提升学生学习力的主阵地。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良好学习态度的激发、学习方法的指导和综合学习能力的训练。“学LI课堂”是以“人”为本,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它不同于以往教授型的传统课堂,其目标是发展学生学习力。本学期,我们着力组织青年教师汇报课、学科教研课、课题课、新融入教师亮相课、骨干教师展示课、复习专题课等课堂教学实践,引导教师由“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转变,帮助学生获得“体验、探究、合作”等学习经历,结合学LI案,发展“有效先学、独立思考、学会合作、大胆质疑”等良好学习品质,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经过几年的研究与思考,语数英学科结合各自学科特性,陆续提出了各自学科的“学LI”课堂教学主张/关键词。数学:倾听、质疑、补充、评价;低语:倾听、表达、主动、诗意;中语;倾听、探究、表达、评价;高语:倾听、鉴赏、悦读、评价;英语:倾听、合作、表达、评价。
三、落实学LI主张,骨干上课引领
为充分发挥科研的“研究、引领、服务、助推”功能,立足课堂教学研究,助推教师专业发展,深化学校“教科研训一体”“课堂观察”和“学习力”等主题的校本化研究,同时也为了更好地落实学科主张,在2023年上半年,结合课题研究及市级评优课为契机,开展了课题验证课及青年教师评优课,结合验证课的行动策略及学科教学主张,对教师课堂如何激发学习动力,提升思维品质做了深入观察和思考。这是对前期课题研究的一个总结回顾,同时也是为下阶段的课题结题做好积累,同时新融入的教师对“课堂观察”及“学习力”有了一个充分的认识和思考。
四、做好行动研究,验证提升策略
在每一次的课堂观察汇报中,老师们都会提出基于某些学习力的提升,改进相应的教学建议或策略。基于此,为了验证这些策略是否对学生学习力的提升有效,本学期,我们各教研组开展“行动策略验证课”,对已提炼的行动策略进行验证。我们本学期重点在做,一是梳理出以往课堂观察中获得的提升学生学习力的行动策略,二是通过开展两轮“验证课”,把相关策略运用到验证课中,由同一老师执教2次,或不同的教师各执教1次,开展两轮的观察。对提升相关学习品质的策略进行去伪存精,最终凝练成如“思维品质提升策略”“学习毅力护航策略”等,为优化课堂教学,乃至区域提升学生学习力提供有价值的指引。
五、申报市级课题,为课题研究添砖加瓦
本学期,教科室对三年内青年教师进行了课题培训。如何选题是课题研究成功与失败的关键性问题,青年教师共同聆听学习了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处严乃超处长的讲座,严处长从“选题要发现”、“选题要革新”、“选题要聚焦”三个角度讲解了课题申报之选题的相关要点。在2023年共组织申报省规划课题1个,苏州课题2个,太仓十四五课题3个。通过课题的研究,进一步加强教师对教学的深入思考,从而进行聚焦主题的课堂观察,透过观察现象研究影响小学生学习力的主要因素和教与学的行为模式,探索提升小学生学习力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通过2个子课题的研究来推动省教研课题的研究和落实,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六、课例观摩共研讨,科教融合促提升
在“教科研训一体化”、区域、集团内资源互通、同类课题协作共研的工作理念下,为进一步深化活力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教研与科研双融合,推进“活力课堂”实践研究。“太仓市小学活力数学同类课题协作研究共同体”第四次研讨活动在太仓市高新区第四小学举行,活动由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处倪夙敏老师、太仓市小学活力数学同类课题共同体成员校教科室主任、课题主持人及核心组成员、高新区四小全体数学组成员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倪老师充分肯定高新区四小的数学团队,教学科研氛围好,一直在持续推进课例研讨,并给出几点建议。课题组将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的步伐,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为开展成功高效的数学课堂不懈努力!使数学教学更有温度,更具生命活力
七、课题研究扎实 论证成果显著
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与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基,我校省教研课题《基于课堂观察提升小学生学习力的行动研究》于2019年12月成功立项,历经三年多的实践研究,2023年6月24日在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的组织下,学校进行了省教研课题的结题论证活动。通过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形成了一份《高新区第四小学学生“学习力”现状调查表分析报告》;一份“基于课堂观察提升小学生学习力”文献研究报告;一本“基于课堂观察提升小学生学习力”课堂观察汇报合集,涉及系列课堂观察活动,包含活动照片、上课教案、观察量表及观察汇报稿等素材;一本“基于课堂观察提升小学生学习力”课题课合集和一本验证课合计,收录了典型性课堂实录约40节;一本“基于课堂观察提升小学生学习力”过程性资料合集,收录了课题学期研究工作计划表、课题学期汇报表、课题研究记录表、课题活动新闻;一本“基于课堂观察提升小学生学习力”学校、师生获奖合集。一本“基于课堂观察提升小学生学习力”论文合集,约40余篇省市级发表和获奖研究论文,代表性成果发表于《教育研究与评论》。
八、专家引领方向,把脉课题核心
教育科研是教师成长和进步的发展之源,课题研究更是教师走向研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奠基石”。为增强教师教学研究意识,顺应当前教育发展趋势,学校邀请了王一军教授对十四五申报课题内容进行了指导,全体行政班子、教研组长、后备干部、青年教师代表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王教授将老师们的困惑作了一一解答,课题研讨活动通过交流和研讨,老师们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收获和成长。通过老师们的交流,以课题为着力点,携手做好学习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九、已有成效
教师综合素养获得了滋养。通过校本培训项目的研究,指向学生学习力发展,放眼学生未来成长的课堂教学理念已在全体教师心中扎根。教科融合不分家的研训理念也在教研组、备课组、校本培训等方面得到进一步落实。教师全面深入学生和课堂的研究,在问题处下功夫,学生也因此受益良多。
学校综合实力获得了助推。通过校本培训项目的研究,学校层面科教融合的氛围愈加浓厚。学校综合实力有效发展,本学期学校获奖荣誉17个,,教师在荣誉、竞赛、论文、公开课等方面获奖110人次,学生获在荣誉、竞赛、习作等方面获奖193人次。
太仓市高新区第四小学
202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