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组核心成员交流 仲怡新、杜林等: 1.梳理上学期课题研究成果,将其中教师、学生、环境的因素与学生上课时的表现一一对应,试着提炼出有效的行动策略 思考:在提炼的时候,我们发现,教师的教学行为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包括教学活动的设计,分组讨论、表扬等都能提升他们的专注力,这一部分的提炼非常直观有效,但是学生和环境的影响要素比较难,特别是环境,因为环境具有偶然性,一节课中不太好观察,需要几节课的反复比较观察才能有效提炼,且公开课、随堂课环境对于学生专注力的影响是不同的,有教师听课和无教师听课是两种不同的状态,即使不去研究,公开课也能很好的表现出专注,故而对于环境的影响是否还要增添进去,我们暂时先放一下。 2.教师方面,梳理出的行动策略,哪些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例如能引起低年级学生兴趣的,动画、游戏、角色扮演,甚至是不同的声音;哪些行动策略具有特定性,只存在于这个学生身上或者是特定的环境中的,如对老师的好恶,突然的现象等。 思考:只根据一节课的观察,还无法确定行动策略的有效性,这个要建立在多节课或者是一段时间的跟进,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