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相长,智慧引领
太仓市“小学活力数学”同类课题协作研究共同体活动
为进一步深化活力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教研与科研双融合,推进“活力课堂”实践研究,2024年4月26日下午,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开展“小学活力数学”同类课题协作研究共同体活动。本次活动由高新区第四小学承办,太仓市小学活力数学同类课题共同体成员校教科室主任及课题组核心成员全程参与,共同研讨。











一、课堂观察
课题主持人董苗苗老师执教《面积的含义》一课,董老师通过学LI案导学的方式,通过摸一摸的方式巧妙引入面积概念,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课堂活动设计富有层次,既对接学生已有经验,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整堂课氛围活跃,在摸一摸、摆一摆、量一量等操作活动中,增强了学生的量感、空间观念和推理意识,发展了核心素养。
二、理论学习
高新区四小杨淳老师基于课题研究主题,对《紧扣内容特点,提升小学数学学习单的设计品质》《SOLO引路,聚焦量感,显化思维》《以学促教,以学定教——小学数学实践式学习单的设计与探索》三篇文章进行了理论学习与回顾。
文章主旨为:1.紧扣小学数学四个学习领域的内容特点设计学习单,有助于提升学习单的品质。2.在设计学习单时,应注重实践操作和直观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3.solo分类理论助力小学数学课堂,有助于精准定位目标,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深度思维。4.学习单的内容安排和问题设置应具有引导性和针对性,能够合理安排学习活动,从易到难、由点到面,有梯度、有层次地引导学生建构新知。这些理论与所研究课题有着密切的契合度,体现了课题开展的价值性,同时也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三、说课研讨
随后董苗苗老师分享了本课的设计思路及教学实践思考。董老师基于新课标核心素养,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探索面积含义的兴趣。通过学LI案导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升数学探究能力。课堂教学操作性强,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升量感、空间观念和推理意识等核心素养。
四、代表交流
高新区四小陈雨璇老师和李婷婷老师对“学LI导学案”的设计和“学LI导学案”的运用与成效两个这两个指标的观察结果分别进行了汇报。
科教新城南郊小学张华英主任对本节课表示高度赞同,认为学生在操作中培养了量感。同时张主任针对观察量表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指出量表主题可以更加聚焦,活动流程的设计与命名应更加凸显教科研一体化。
科教新城实验小学柴荣萍主任针对学LI案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宝贵建议,学LI案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的教学理念,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能够确保学生掌握关键知识点。
城厢镇第四小学顾敏莉主任肯定了本课的教学成效,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实践活动,亲身感受面积的实际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次活动以课堂为舞台,深入探讨了面积的含义及小学生数学探究力的提升,充分展示了课题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化教育科研的探索与实践,实现教研与科研的紧密融合,在“教科研训一体化”的进程中,不断提升学校的教学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