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第四小学暑期读书交流活动
鸟语蝉鸣的夏天过去了,在这和风容与的九月里,我们迎来了新一期的暑期读书交流活动。本次读书交流活动旨在研读新课标,关注和激活课堂的新样态,促进读书交流,激励全体教师共同成长。
最是书香致远,六位青年教师的读书交流分享可谓是深入浅出,见解独到,不仅为全体教职工带来了一场读书交流盛宴,也为不同学科的教学活动设计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思考。
首先分享的是小学语文学科青年教师翁一,听翁老师的交流分享更像是研读一篇实践研究论文。在她看来,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基础是做好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阅读基础水平。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重视项目导入,调动学生对项目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组织协作式的探索当然也是达成高效阅读目的不可或缺的一环。最后也最综合的一步是重视对学生自我发展的总结评估。
与翁一老师的分享不同,小学数学青年老师潘国栋老师的读书交流依托于大概念的核心内涵,分析了单元教学整体设计的目标,评价和过程。潘老师从知识层面和方法层面两个维度解读了苏教版对于整数乘法的教学安排,并以此为例总结了主题单元的核心教学思想和理念。从大概念的角度出发,单元教学整体设计既能突出本质,又可以融会贯通。
第三位为大家带来读书交流分享的是小学英语青年教师戴雨晴。戴老师基于自己丰富的小学英语教学经验,以译林版五年级下册Birthdays为案例,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视角探讨了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戴老师从what,why,how三个维度阐释了深入研读语篇的重要意义,并基于设计活动目标,分析了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和迁移创新类实践活动在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应用。戴老师的分享既有理论研习的深刻,又加入了自己独到的思考。
体育老师刘涛涛结合自己教学实际中的排球和羽毛球教学课,指出惰性知识对于知识迁移的消极影响,从而提出帮助学生把学校学习的知识用在实际生活中的新思路。刘老师说,知识教学的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体育教师应该有效贯彻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进行思考和总结,并重视体育教学的评价作用,从而做到教学相长,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
美术老师王萧从课程设置,素养导向评价,创设情境和学科内容融合四个方面分析和解读了小学艺术教学新课标。王老师对新课标的解读既充分又观点独到,既考虑到了学生知识学习广度的重要性,又关注了增强学生艺术学习深度的必要性,从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审美感知力,艺术表现力,美学创新实践能力和文化理解力。
柳谢雯老师作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科学老师从大概念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小学科学的单元整体设计。柳老师用丰富而明了的语言解释了大概念的教学启蒙思想,并依托于小学不同学段的科学教材阐述了大概念对于单元整体设计的重要价值。从大概念的大小和类型,学习内容的相关性以及对应学科的不同等层面可以把教学单元进行分类,而这种分类和对比,既有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也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高效的知识迁移,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